来昭觉寺南路,先出片?还是先干饭?| 成华融媒


地铁,对于城市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,不仅能构建综合交通体系,更能带动沿线经济发展,吸引人口和产业的集聚。在成华,多条地铁线路穿城而过,星罗棋布的站点,宛如城市的动脉节点,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。


列车前行,美景随心切换,工业遗址、潮流地标、公园绿地、美食市集……最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!2025年,和华仔一起,乘地铁,耍成华。📢前方到站:昭觉寺南路站。


👉站点初印象


「昭觉寺南路」站



昭觉寺南路站,光是念出这个名字,便仿佛能感受到一丝古朴与宁静的气息,让人不禁联想起千年古刹的袅袅香火与葱郁林木。


林学美+《昭觉寺冬景》+2023年12月7日+拍于成华区,昭觉寺南路+联系电话:13228207537.jpg

@林学美


站名来源于素有“川西第一禅林”之称的昭觉寺。这座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,以清幽古雅的气质,吸引着各地游客,也备受名人青睐——陆游为它写诗,张大千在此作画,朱德赠匾“应世人间”。岁月流转,居民区的生活烟火与成都动物园的欢声笑语,早已为这片土地铺就温暖底色。



2016年7月,随着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贯通,列车飞驰而至,彻底激活了昭觉寺南路的城市脉络。曾经偏居城北一隅、以传统居民区为主的区域,迅速注入现代商业的活力。泛悦城市广场、东立国际广场等综合体相继落成,凭借多元的消费场景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休闲、购物。



地铁不仅推动商业蜕变,更催化出一场轻快的文化融合。依托昭觉寺的禅意底蕴与地铁带来的蓬勃人气,昭觉·妙街应时而生。红墙竹影、茶席清趣,融入灵动动漫元素,这条特色街区以轻盈而时髦的方式重构东方美学,成为城市打卡新地标。


地铁3号线昭觉寺南路站


⏰运营服务时间


  • 往成都医学院(新都校区):首班06:33,末班23:45

  • 往双流西站:首班06:12,末班23:17


🚄开放出口

A、C、D、E


微信图片_2025-08-22_102846_792.jpg


👈昭觉寺南路站有什么


「昭觉寺南路」站


图片▲1956年,羊子山考古遗址发掘现场

图源方志四川

昭觉寺南路站,有古蜀遗址的悠远回响。上世纪50年代,羊子山古蜀遗址在施工中被意外发现,揭开了一段沉睡数千年的历史。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了一座宏伟的祭祀土台遗迹,其规模之大、形制之规整,令人惊叹,被认定为全国同时期最大的古祭祀台。遗址中出土的石器、青铜器、玉器与陶器等器物,是古蜀文明存在于成都平原最早的实物见证,传递出古蜀时期人类的信仰与智慧。



如今,遗址的核心区虽已被妥善保护、归于宁静,但其精神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。2021年7月,羊子山古蜀文化创生街区在遗址旁焕新而生——作为成都首个以古蜀文化为主题的文创街区,它通过“光阴故事长廊”“五福临门”“幸福剧场”等景观与空间,将传统意象与现代业态巧妙融合。站在坝坝之中,仿佛看见几千年前的神圣祭祀仪式与如今居民散步、跳舞的身影叠映——古今之间,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悄然发生。


姚学康《古韵秋色》成都市昭觉寺-2024.12.5.-13678161255.jpeg

@姚学康


图片


昭觉寺南路站,有千年古刹的宁静。循着站名的指引向北而行,城市的喧嚣渐渐隐退于身后。踏入昭觉寺的大门,恍若步入了另一个时空——古木参天、梵音低回,香火气息静静弥漫。枝繁叶茂的古黄葛树,已在此静修百年。它舒展苍劲的枝干,亭亭如盖,无声见证着寺院的春秋流转。穿行于重重殿宇之间,雕梁静默,佛像庄严,心境也随之沉静下来。


@豆豆的饺子


昭觉寺的素食,更是萦绕于舌尖的禅意。昔日“冠绝一时”的锅巴稀饭,仍存留在许多老成都人的记忆深处。虽已难觅旧味,仍有祖辈携孙而来,在一餐素斋中回味往日时光。也有众多年轻人慕名而至,在一碗清淡素面中,品尝食物的本味,体会远离纷扰、回归简单的生活意境。


@柒娃


昭觉寺南路站,有市井生活的温度。从寺院的清幽中折返,回到地铁站周边,顷刻便被一股鲜活蓬勃的生活气息包裹。以东立国际广场、泛悦城市广场为中心,延伸至周边充满烟火气的小区,一张热气腾腾的美食地图徐徐展开。居民楼下的新疆羊肉串孜香诱人,不臭却香的螺蛳粉吸引着过往食客,鲜香麻辣的油焖大虾令人回味,而社区楼下那家总是排队的火锅,光是飘来的香气就让人挪不动脚步。


@Free Will.


当夜幕降临,地铁口小吃摊的灯光渐次亮起,各色美食的香气在空气中交织缠绕,大排档里人声鼎沸,勾勒出成华夜晚最生动诱人的模样。蓬勃滚烫的市井烟火与静谧深邃的古寺禅意,在此交织碰撞。一动一静,一闹一寂,彼此映照,共同编织出最真实、温暖的生活图景。


✍华仔手记

在昭觉寺南路周边漫游,充满了探寻的乐趣。强烈的对比在一公里半径内共存:一边是千年古刹的静谧禅意,一边是商业中心的潮流脉搏;一头是古蜀祭祀台的神秘悠远,另一头是火锅店里沸腾的人间烟火。它从不将历史供奉在高阁,而是让其自然地流淌在居民的日常中,与现代生活发生化学反应。这或许就是城市居民最理想的生活图景:不必在传统与现代、宁静与喧嚣中做单选,而是可以自由地穿梭其间,各取所需。